文青的愛丁堡
"ButEdinburgh is a mad god's dream."
-Hugh MacDiarmid, The Complete Poems, 1978

英倫翻譯 圖文摘自http://www.eisland.com.tw/index.php

在到英國生活前心裡一度十分忐忑,連著好幾天在誠品、巷弄間二手書店讀著關於英國的語言、文化、美食、氣候與一切相關與不相關的故事。書裡說著英國人是紳士有禮的,即使是氣憤的咒罵仍是優雅的英式英文,無論如何都充滿貴族氣息;書裡說英國受到米其林緞帶的主廚都羞愧地承認,是的是的英國沒有美食;書裡還說了英國陰陰鬱鬱的,因此人也相對地穩重少言。於是我就抱著這樣的忐忑離開台灣,來到愛丁堡,而現在幾個月過去了,覺得自己好像認識透了這個神祕的女孩、卻又覺得好像才剛在咖啡館瞥見她深藍的裙角。

#The secret of old houses #Doors Open Day
事實上,愛丁堡已經不是年輕女孩了,整座城市都是文化遺產,舊城區的老房子大多建於十八至十九世紀初期,各個都有百年以上的古老靈魂。踏在古老的屋板之間還可以聽見充滿歷史感的咿咿呀呀之聲,彷彿老房子們還在敲槌自己失朽的古老關節、要旅者踩踏之間都更輕一些。城市裡有一群熱心的人,在十月Doors Open Day時表演。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吹笛子、有的吹口琴,不濟一些的就拿著三角鐵。這些年齡大概都在五六十歲的人們在平時練習才藝、節慶時在老房子前歌唱演奏募款,只為能讓這些令人衷情的咿呀聲得以傳到下一個世代。上一次在台灣看到這樣年老的建物,是在台南安平的民宿裡見到的百年龍壁,年輕的民宿主人因為想捍衛這樣精緻的龍壁而散去積蓄、毅然買下失修的老房子,在不同的社會裡可以看見同樣的一群人為了長久被世人遺忘的東西默默努力。近年台灣社會因為經濟發展,興起許多都市更新、土地收購計劃,許多有意思的眷村、建築物也逐漸被淘汰拆毀。當島內的眼光貼著現代化標籤、看著如何推毀過去奔跑向前,愛丁堡人卻是頻頻回頭守著歷史初生的一刻。

我所不知道的是,許多這樣的古老房子就像張愛玲筆下陰鬱神秘的曹七巧,都在不起眼的牆角、壁爐、玄關藏著自己的秘密。現今的Writer’s Museum是1622年建立、1719年Lady Stair為自己購置的房子,兩層樓建築樓梯盤旋卻是狹窄細長,僅容一人迂迴向上,一不小心來訪旅客經常從樓梯層層跌下。仔細一看才知道因為建立當時蘇格蘭與英格蘭仍時常處於戰事之中,愛丁堡為蘇格蘭首都經常首當其衝,因此許多舊房子都有特別幾個階梯高度不相同,具有消極抵禦外侮的能力。宛如余光中《假想敵》所言,房子巍巍百年,你一個陌生人就闖入,活該這樣的階梯絆你一跤。


Climate change to cut South Asia’s growth 9 pct by 2100 - ADB 亞洲開發銀行:2100年前南亞成長將因氣候變遷削減9%

Climate change to cut South Asia’s growth 9 pct by 2100 - AD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英倫翻譯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