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德文是歐洲聯盟國家最多人使用的母語,不過每年一到法蘭克福書展,主持台灣館的台北書展基金會就為尋找台灣文學的德文譯本傷透腦筋。

因為除了李昂的「看不見的鬼」和陳玉慧的「海神家族」外,這幾年德國的書店幾乎找不到一本台灣的當代文學作品。

為了增加台灣作家在歐洲的能見度,今年書展揭幕前夕,台北書展基金會特地出版德文版的「台灣當代小說選集」和「台灣現代詩選集」,匯集張大春和鄭愁予等名家的作品,受到評論界的好評。

文學走出去還是得靠翻譯,專家因此呼籲,台灣政府應該全力推動「中書外譯」計畫,讓更多外國人認識台灣的作品。

主編德文「台灣當代小說選集」的柏林文學評論家史托茲(Dieter Stolz)表示,如果光透過媒體,只對台灣有粗淺的印象,閱讀多篇小說後,才發現台灣動盪歷史背後的豐富和深沈,有機會透過文學認識台灣,他感到非常幸運。

史托茲認為,文化唯有透過交流才有生機,去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Guenter Grass)特展,就是台灣想像力讓德國文化更豐富的明證,但願這本選集能引起更多出版人的興趣,讓台灣作家有機會在德語世界抬頭挺胸。

曾將多篇台灣短篇小說和詩作翻譯成德文的翻譯家唐悠翰(Johannes Fiederling)也指出,台灣比中國大陸早邁向民主,作品情境對西方讀者來說不陌生,容易獲得共鳴。

他舉書展期間,許多拿到選集的讀者一再詢問伊格言、鍾文音和胡淑雯的作品是否有德文版為例說,這兩本選集只是試探的風向球,台灣政府應該補助更多中書外譯的計畫,讓更多外國人認識台灣的作品。

作品曾獲九歌年度小說獎的作家陳思宏,旅居德國多年,對作品翻譯成外語面臨的層層困難有深刻的體會。

陳思宏說,過去曾嘗試先將幾篇作品譯成德文,透過朗誦會介紹給讀者,引起一些出版社注意。

不過陳思宏表示,歷經數十年的開放,台灣的當代文學其實非常接近西方文學,然而一般歐洲人卻分不清楚中國和台灣,如果作品沒有在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異國風味,質量也不如本語種的作品,為了商業考量,出版社自然沒興趣投資翻譯。

陳思宏指出,正因如此,既然作家本人和出版社辦不到,台灣政府就更應努力推動中書外譯,因為文學是台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長遠來看,能影響西方知識份子對台灣的觀感,對國際形象影響相當深遠。

據了解,為了增進各國對中國的認識,今年法蘭克福書展的主題國中國十分重視翻譯,從去年年初開始就推動所謂的翻譯出版工程計畫。

從于丹的「論語心得」、余華的「兄弟」、「漢字的字彙」、到「中國文明史話」,透過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的補助,西方的翻譯家一共將100多種中文圖書翻譯成英文和德文,對中西文化交流貢獻良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英倫翻譯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